打好政策組合拳?服務發展高質量 寧波市生態環境部門精準施策 全力推進助企紓困穩進提質 | ||||||||
|
||||||||
制造業是寧波經濟社會發展的韌性、潛力和底氣所在,更是推動寧波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。近年來,寧波市生態環境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省、市扎實穩住經濟一攬子部署要求,將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作為“一號改革工程”全面推進,聚焦市場主體發展所需,主動轉變工作職能,深化“放管服”機制創新,連續兩年出臺實施助企紓困穩進提質10項政策舉措,堅決打好審批提效、要素保重、服務幫促、金融助力、政企議事等多種政策“組合拳”,為市場主體健康發展破除障礙、保駕護航,盡最大努力促進市場活力提升、助力高質量發展。 一是預防監管紓困解難。針對市場主體特別是中小企業環境問題隱患多、自我改進能力弱的突出矛盾,既不折不扣落實好執法監管“規定動作”,又精準發力、關口前移,全面建立起“服務先導+科技監管+數字預警”的預防式執法監管服務體系。突出優質示范企業正向激勵,以正面清單管理為引領,整合“綠色保險”“園區綠島”等寧波首創服企品牌,重構第三方先導服務體系,做到有事幫扶、無事不擾,1000家左右上市、擬上市、制造業“單項”冠軍、“專精特新”小巨人等企業納入正面清單管理,享受一站式“體檢服務”;1416家次企業落實“綠色保險”制度,由保險公司委托第三方服務機構提供全程服務;在北侖等企業集聚區探索“綠島”集成改革,28個小微園區近1000家企業獲得環境準入政策優化、治污設施集約使用、產業鏈條融合發展等紅利。在此基礎上,整合污染源在線、用電工況監控及衛星遙感、無人機巡航、高空瞭望等空天一體技術手段,全市建有污染源和用電監控點位近9000個、高空瞭望平臺150套,積極打造非接觸科技監管執法模式,最大程度減少現場檢查,助力企業安心發展。充分應用數字化改革成果,結合科技監管手段全面打造數字預警應用場景,全市1.4萬家排污企業納入環保e企管系統,實行“紅、黃、綠”碼管理,以“數字預警、輕微不罰”方式,推動問題快速有效整改,2022年以來通過數字化手段發現閉環解決生態環境問題5000多個,讓市場主體充分感受環保部門服務發展的溫度和熱度。 二是疊加組合放大效益。注重與中央、省、市穩進提質政策有效銜接,堅持綠色低碳發展要求,精準滴管、靶向發力,深挖要素保障、綠色金融等政策潛力,能出盡出、能保盡保。制定出臺生態環境部門《“1244”重大項目環境要素保障辦法(試行)》,積極挖掘主要污染物減排潛力,在全面完成國家、省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要求基礎上,最大程度滿足全市萬千億級產業集群發展環境要素需求,為經濟持續發展提供堅實基礎。2022年以來,已累計為全市190多個項目提供環境要素保障近4000噸。率先推出碳資信評價及金融應用建設試點,免費為企業提供碳評價等級服務,獲評企業可享最高授信額度增加100%、降息20%的金融支持。結合全域國土空間整治行動,謀劃推進生態環境為導向的EOD開發模式項目,將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經營一體開發,拓展環境資源轉變可用資產新渠道,推動實現更多的綠色投資實物量,全市已形成24個總投資超670億元的EOD項目儲備庫,其中象山縣環石浦港EOD項目成功簽約并獲國家開發銀行寧波分行首筆12.36億元融資貸款支持。 三是傾力服務直達快享。持續提升行政審批效能,堅持建設項目源頭精準把關,確保審批優享政策全覆蓋、快推送、真落地。創新實施重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預評估和專人全跟蹤機制,對納入省、市重大項目在環評編制階段提前介入并推行“一對一”跟蹤制度,預審把關項目環境影響及風險等重點環節,確保環評技術審查階段快速有效完成,并積極主動爭取上級部門支持,推動重大項目按時序落地。2022年以來,有效完成了全市60余個總投資超2000億的重點項目落實環保審批保障工作。持續放大“區域環評+標準”、項目集成“多評合一”、區域行業集成“打捆環評”等環評審批制度的改革紅利,分類實施環評豁免、簡化降級、告知承諾等優化措施,持續簡化審批程序,主動壓縮環評受理擬公示時間,有效降低企業環評報告編制費用。目前,全市除石化化工等社會關注度高的項目外,一般項目環評報告書的受理擬審批公示時間已從15天減少至7天,壓縮一半以上,“打捆環評”編制平均費用下降三分之二,“放管服”改革為企業帶來的獲得感不斷提升。 四是政企協同優化環境。把構建親情政商關系作為推動營商環境的關鍵之舉,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發展空間。持續打造深耕“生態環境議事廳”等寧波首創服務品牌,組建各類專家團隊實施生態環境科技幫扶,建立企業有需求、部門有回應、技術有支撐的全流程、閉環式服務模式,推動企業綠色發展。2022年以來累計開展“生態環境議事廳”等活動110多場,服務企業超3000家次。狠抓生態環保第三方服務機構規范提升工作,出臺實施《寧波市生態環境技術服務機構管理辦法(試行)》等文件,常態化加強第三方服務機構監督管理,聯合市場監管、公檢法等多部門對服務機構弄虛作假行為進行精準打擊,不斷規范市場秩序。2022年以來,2家服務機構涉嫌弄虛作假被刑事立案,22家環評機構因質量問題被予以失信記分處理。注重發揮行業自治作用,以支持發展寧波市生態環境保護協會為抓手,推動協會拓展服務會員,制定規范準則及團體標準,形成行業自律發展的良好氛圍。目前,已支持協會吸納400余家重點排污單位以及環保服務機構,構建了生態環境治理供需側有序整合的良好架構,并由協會出臺(起草)了室內環境空氣治理等8項團體標準,為優化行業發展環境奠定扎實基礎。 |
||||||||
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| ||||||||